普21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有水印)

参考价:¥75.00/枚

设计者: ——
类别: 民国邮票 |普通邮票 |
邮票名称: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有水印)
发行日期: 1939-11-25
图序 面值 图案名称 发行量(万枚)
0.00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有水印)
0.00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有水印)
0.00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有水印)
0.00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有水印)
0.00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有水印)
0.00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有水印)
0.00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有水印)
0.00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有水印)
0.00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有水印)
0.00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有水印)
0.00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有水印)
0.00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有水印)
0.00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有水印)
0.00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有水印)
0.00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有水印)
0.00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有水印)
0.00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有水印)
0.00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有水印)
0.00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有水印)
邮票规格: 19.5x22
整张规格: 19.5x22
整张枚数: 200(20x10)
齿孔度数: P12-14
版别: 雕刻版
背胶: 有背胶
全套枚数(枚): 19
原作者:
摄影者: ——
雕刻者: ——
印刷厂: 香港商务印书馆

邮票故事

   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共有以下:面值半分(褐)、2分半(枚红)、4分(灰蓝)为邓锵像;面值1分(桔)、2角5分(红紫),5角(绿)为陈英士像;面值2分(深蓝)、1角(暗紫)、1角7分(橄绿)、2角8分(橄绿)为宋教仁像;面值3分(棕)、5分(桔红)、1角5分(棕紫)、3角(棕紫)为廖仲恺像;面值8分(深桔)、1角3分(绿)为朱执信像;面值2角(浅蓝)、4角(桔黄)为黄兴像。邮票的齿孔度数为11.5×14。分有水印和无水印各19枚。有水印票的纸质、背胶等大致相同;无水印票的材质、背胶较为复杂。雕刻凹版印刷。香港商务印书馆承印。齿孔度数:11.5~14.5印图幅: 19.5mmx22mm全张枚数:200(20x10) 印刷厂:香港商务印书馆。


   印制种类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内的邮票印制地点由北平改在香港,1938年12月20日,邮政总局驻港印票课与商务印书馆香港厂签订印票合同。1939年3月27日,邮政总局向商务印书馆正式订印烈士像邮票:半分2000万枚、1分2亿2500万枚、8分800万枚、1角1600万枚、1角7分500万枚、3角1200万枚、5角800万枚,共计2亿9400万枚,同年5月开印,限于1940年4月印毕交齐。1940年5月30日,邮政总局又向商务印书馆续订一批烈士像邮票2分半、3分、1角3分、2角、4角5种。1941年1月4日,邮政总局根据邮政资费调整和万国邮政公约施行细则,更改部分烈士像邮票种类和颜色:取消2分半及1角7分烈士像邮票两种,添印4分邓铿像(深青色)、2角1分朱执信像(灰色)及2角8分宋教仁像(橄榄绿)3种烈士像邮票。将3分烈士票改为孙中山票,仍印棕色。同时将2分、5分、1角5分、2角5分孙中山像邮票改为烈士像邮票。


   邮票版模


   香港商务印书馆承印烈士像邮票的原模,采用的是卢沟桥事变后,从北平财政部印刷局辗转运至香港的版模。该版模在北平沦陷后曾遭到急于印刷邮票的日伪邮政当局的索要,为避免落入敌手,北平邮政管理局原拟在日军到来之前销毁邮票印版,但因为邮政总局对销毁印版有严格的审批手续,如果等到批准手续下达,恐怕日军早已将印版抢走,所以该局先将印版存放在北平邮政管理局局长巴立地寓所,后因时局紧张,又将印版存入英商麦加利银行北京分行,并电请上海麦加利银行总行,没有经过邮政总局的书面许可,不得将印版交给任何人。由于北平邮政管理局的努力,这批印版始终安然无恙。后来,香港商务版印制烈士像邮票时,用的就是这批保存下来的印版。香港版与北平版烈士像邮票的区别在于:北平版烈士像邮票上的“政”字,第三笔与右边“攵”的第一笔全不相连;香港商务版烈士像邮票上的“政”字,第三笔与 “攵”的第一笔相连,香港商务版烈士像无水印21分票和前期印1分票也有“政”字第一笔不相连的。


   发行数量


   香港商务印书馆于1941年1—6月,共印交邮票4亿9200万枚,当时尚未印交票8亿零400万枚,要求在1941年底以前印齐补足。1941年9月,订印邮票数量调整为8亿3000万枚。1941年12月8日香港沦陷,该厂印票工作停止,已印就点交的烈士像邮票共85箱另18包,内装1分票3800万枚,4分票900万枚,2角票1240万枚,4角票560万枚,共7400万枚。


   发行时间


   香港烈士像邮票发行时间可分为三次:第一次,1939年11月—1940年4月为半分、1分、8分、1角、1角7分、3角、5角共7种;第二次,1940年8月以后为2分半、3分、1角3分、2角、4角5种;第三次,1941年2月以后为2分、4分、5分、1角5分、2角1分、2角5分、2角8分7种。


   无齿之谜


   1940年6月以后,集邮界流传着该票的少量无齿票,关于无齿邮票的面值和枚数,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1982年日本水源明窗版《旧中国切手图鉴》中列有半分、2分、4分3种;1939年台湾俞振乾版《标准中国邮票目录》则列出半分、2分、4分、1角5分、4角5种;1978年台湾张淦生版《彩色中国早中期邮票目录》却将之视为“无法考证者”,而载入另编的附录内,但内中却有半分、1分、2分、4分、1角5分、2角、4角7种之多;1991年香港陈兆汉版《全彩色中国邮票图鉴》除将1分无齿票列入正目外,在“附言”中称“无齿票半分、2分、4分、5分、1角5分、2角、4角均非正式发行”,但却比其他目录多了一枚5分票。1990年版的《中华民国邮票目录》列出半分、2分、4分、1角5分、2角、4角6种无齿票,1998年该书再版时不再收录无齿票,原因不明。常增书先生本人藏有半分、1分、2分、4分、5分、1角5分、2角、4角共8种,均刷有背胶,其中5分无齿邮票四方连盖有广州中英文邮政日戳,时间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三月一日,其刷色与5分有齿邮票刷色存在明显的区别。笔者认为,这种无齿邮票客观存在,已无异议,就其性质而言,刷有背胶而无齿孔,应该是属于印刷厂流出的半成品,因为没有看到实寄封存世的报道,也就不能确定真正在通信过程中实际使用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