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价:¥1,000.00/套
图序 | 面值 | 图案名称 | 发行量(万枚) |
---|---|---|---|
7.13 | 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 | 200.00 | |
7.13 | 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 | 200.00 | |
7.13 | 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 | 200.00 | |
7.13 | 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 | 200.00 | |
7.13 | 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 | 200.00 | |
7.13 | 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 | 200.00 | |
7.13 | 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 | 200.00 | |
7.13 | 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 | 200.00 | |
7.13 | 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 | 200.00 |
邮政正式开办后,各种较高面值邮票需要均甚迫切。将造册处储存未经使用的叁分海关印花六十余万枚,分批加盖黑色“大清邮政”“当x圆”或“暂作洋银x分”等字样,暂作邮票发售贴用。所用印花,仅有3分面值一种,由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以雕刻凹版印制,全张横十纵十共一百枚,每张右上角印有黑色阿拉伯字编号,齿孔为12度至16度,并有纵横不同混合齿。加盖时,因时间迫促,除由造册处印制外,小字贰分票发交上海商营印刷工场加印,故字体不一致,加盖版式除小字贰分为10x2外,均为5x5。共计加盖大字五种﹐小字三种。无水印白纸,售至1897.9.30(光绪二十三年九月初五日)止。
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共有8种,即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圆”、红印花加盖大字“当壹圆”、红印花加盖大字“当伍圆”、红印花加盖小字“暂作洋银贰分”、红印花加盖大字“暂作洋银贰分”、“红印花加盖大字“当壹分”、红印花加盖小字“暂作洋银肆分”、红印花加盖大字“暂作洋银肆分”。另外还有一种未发行的试色样票红印花加盖小字“暂作洋银贰分”(绿色加盖)。在正式加盖的8种红印花暂作邮票中,最先加盖的是小字“当壹圆”,后因嫌加盖的“当壹圆”字体太小,又改用大字加盖。传说加盖小字“当壹圆”只有2个全张,共计50枚。至今流传下来的共发现32枚,其中有四方连一件,横双连一件,其余均为单枚。在存世的32枚中,有两件孤品,一件为四方连,一件为盖销旧票。此外,还有两件珍贵的变体票。红印花小字“当壹圆”存世量稀少,是中国最名贵的邮票之一。
红印花小字“当壹圆”四方连,红印花加盖票中的存世孤品,因此被誉为“东半球最罕贵之华邮”。这件孤品原由费拉尔秘藏,他在世前秘不告人。只是在他去世之后20年,由他的遗孀披露于世。1924年先被上海英籍邮商施开甲得知,并告诉中国著名集邮家周今觉。周今觉为获得此宝,费尽苦心,花费了3年时间,于1927年用2500两纹银购得,因此而享有“华邮之王”、“邮王”之美称。20年后,周氏因年迈,又将此宝以黄金330两价格出让给中国集邮家郭植芳。1948年郭氏移居美国。1967年郭氏病逝,临终前曾叮嘱其妻一定要把这件孤品转让给中国人收藏;宁肯低价让给中国人,决不高价卖给外国人。1982年,香港集邮家林文琰用30万美金从郭夫人刘兆珊女士处获得这件珍宝。
在红印花小字“当壹圆”邮票中,盖销有八卦戳的旧票仅发现1枚,是传世孤品。此票原为清代上海海关造册处德籍绘图员费拉尔所有。有关这枚旧票的产生有两种传说:一种传说是费拉尔曾把这枚票先贴在信封上,待用八卦戳盖销后,又从信封上揭下,致使邮票背面略有损伤。后来,费拉尔又把这枚盖销票送给其僚婿英人雷本。另一种说法是费拉尔送给雷本的这枚邮票原来是新票,因票面上略带有瑕疵,雷本为了掩盖,便拿到邮局请求盖销。雷本得到这枚盖销旧票之后,就把它同其他旧票一起放在镜框里置于室内,时间长了,使得邮票刷色有点褪色。1926年1月,雷本在上海邮票会上曾公开展出此票。第二年4月,他以1500元把全框邮票转让给上海邮商陈复样,其中包括这枚“小壹圆”旧票;同年5月,陈氏将这枚珍邮以1000元转让给天津集邮家袁寒云。后来,袁氏又把这枚珍邮转卖给上海的外籍集邮家布许;布许又把这枚珍邮转售给福州的阮景光。1931年,阮氏破产出售珍邮,又被布许购得;布许又将这枚珍邮转售给山东刘子惠。1944年7月,刘氏以1000美元售给上海集邮家马任全。1956年马任全将这枚珍邮捐献给国家,现藏于中国邮票博物馆。据集邮家刘肇宁先生在《我国最名贵的邮票——小壹圆》一文中介绍:历年来收藏过多枚小1元邮票的中外集邮家有:费拉尔,在1897年至1940年间,拥有7枚,其中包括1个四方连;周今觉,在1932年至1947年间,拥有5枚,其中包括1个四方连;德根,在1897年至1956年间,拥有5枚,其中包括1个横双连;郭植芳,自1946年以后,拥有6枚,其中包括1件四方连;林文琰,自1981年起,拥有5枚,其中包括1件四方连;李定方,在1963年至1972年间,拥有3枚;克莱恩,在1933年至1947年间,拥有4枚;纽伯得,在1947年至1962年间,拥有3枚;大卫德爵士,在1942年至1970年间,拥有4枚;水原明窗,自1957年以后,拥有3枚。
红印花专家黄光城先生将原先所知的30枚红印花小1元逐一编号,并对每一枚由谁购自谁之手,现存何处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记载。他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写成专著《红印花小一元票存世考图鉴》。从此以后,世界各国拍卖目录中提到某枚小1元票时,必定注明是黄光城《图鉴》中编号第几号。1988年,荷兰集邮家斯图亚特邮集中发现1枚红印花小字当1元,由荷兰邮人奥兰亚带到1988年上海电视节集邮展览上,引起上海集邮家们的极大关注,通过研究,将其鉴定为第31枚。紧接着第32枚红印花小字当1元于1988年9月20日在美国露面,美国拍卖商阿里维族将其刊载在他的《世界珍邮私家交易目录》的封面上。品相甚佳,图案偏左一些。第33枚红印花小字当1元邮票同时在香港苏富比公司拍卖。此票原系美国骑兵军官占士·薛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收集的。1948年占士·薛丹去世后,这枚邮票和其他一些中国早期邮票被放置于一家银行的地窖内,后来由占士·薛丹的后裔拿出来拍卖。
红印花小字当一元还有两枚珍贵的变体票。一枚是在加盖英文“dollar”后面漏掉句点“.”。邮票目录上称为“‘dollar’后无点”。其原因是排版时疏忽,而不是印刷时漏墨。另一枚是“dollar”后面的句点“.”与“r”相距较远,有2mm的距离,邮票目录上称为“‘dollar’后‘.’远离”。也是排版时不慎造成的。漏句点红印花小字“当壹圆”,由日本著名华邮集邮家水原明窗收藏。
目前,中国邮票博物馆内藏有两枚红印花小字当1元,一新一旧。新票由红印花邮学家王纪泽先生1965年冬天捐献,旧票为集邮家马任全先生1956年7月捐献。这枚中国第一号珍邮,至今已有半数以上在华人手中。1997年版《中国清代邮票目录》(修订版)标价:红印花小字当1元新票180万元,“dollar”后无点200万元,“dollar”后“.”远离200万元。1991年9月11日~13日,英国伦敦拍卖华邮收藏家斯塔少校邮集中1枚红印花小字当1元新票,以132000英镑成交。北京邮星贸易总公司1996年北京邮品拍卖会上,1枚红印花小字当1元新票以180万元拍出。创造了新中国邮品拍卖会单项拍品最高成交价。1999年1月16日《集邮报》报道:美国一份权威集邮报刊日前介绍了世界100件拍卖最高成交价(包括买家佣金)的邮品,中国邮票亦占三项。第57位就是中国的红印花小字当1元票,拍卖价为291340美元;第81位也是中国的红印花小字当1元票,以228822美元拍出。2001年6月23日美国纽约在拍卖菲律宾华人集邮家庄顺成遗物《红印花藏集》时,其内有一件孤品小一元横双连,成交价是5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552.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