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7 防震减灾(T)

参考价:¥2.50/套

设计者: 郝旭东
类别: 新中国邮票 |编年邮票 |政治
邮票名称: 防震减灾(T)
发行日期: 2006-07-26
图序 面值 图案名称 发行量(万枚)
(1-1)T 80分 防震减灾 898.16
邮票规格: 30mm×40mm
整张规格: 150mm×240mm
整张枚数: 20(4×5)
齿孔度数: P13.5×13
设计者: 郝旭东
版别: 影写版
背胶: 有背胶
全套枚数(枚): 1
摄影者: 佚名
资料提供: 中国国家博物馆、地动仪模型复原者:王振铎
责任编辑: 陈静
防伪方式: 防伪纸张、防伪油墨、荧光喷码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邮票故事

    2006年是中国邢台地震四十周年,唐山地震三十周年。几十年来,我国防震减灾事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防震减灾事业“面向社会,面向科技,面向经济,面向市场”的理念逐步确立,按照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逐步完善了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建立了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确立了“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制、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防御”的三项战略要求,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已建成覆盖全国的、现代化的地震观测网络,包括国家和省级专业地震台站400多个、区域遥测台网27个,建有地方台、企业台900多个以及群测点8000多个;实现了二十多次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使我国地震预报预测科学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为城乡发展和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地震安全基础服务;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科学技术研究有了长足发展;《防震减灾法》的颁布实施,使防震减灾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政府领导、社会参与防震减灾的局面已经逐步形成。2004年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以提出了新的工作目标,即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祖先从四千多年前就开始记录重大地震事件,积累了丰富的地震史料。公元132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开了人类用仪器观测地震的先河。

    邮票图案为地球和汉代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以深蓝色为底色,与画面上白色地震波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科技涵盖了历史。

    本套邮票选取的现代化的数字地震仪器记录的地震波和汉代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展现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古人对地震科学的探索及成就。反映了历史,记载了历 史;邮票图案以蓝色为底色的主色调,代表了浩瀚的宇宙和地震的神秘。地球在宇宙中,地震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地质现象,与天文有一定的关系;以标注的文字“防震减灾”与地震波相连,鲜明的展现了邮票主题--防震减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