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6 龟兹石窟壁画(T)

参考价:¥3.80/套

设计者: 王虎鸣
类别: 新中国邮票 |编年邮票 |文学艺术
邮票名称: 龟兹石窟壁画(T)
发行日期: 2008-07-06
图序 面值 图案名称 发行量(万枚)
(4-1)T 1.20元 菩萨 1059.73
(4-2)T 1.20元 护法天王 1059.73
(4-3)T 1.20元 飞天 1059.73
(4-4)T 1.20元 弥勒说法 1059.73
邮票规格:
(4-1)(4-2)33mm×44mm
(4-3)(4-4)44mm×33mm
整张规格:
(4-1)(4-2)165mm×220mm
(4-3)(4-4)220mm×165mm
整张枚数:
(4-1)(4-2)16(4×4)各8枚连印为一版
(4-3)(4-4)16(4×4)各8枚连印为一版
齿孔度数:
(4-1)(4-2)P13.5×13
(4-3)(4-4)P13×13.5
设计者: 王虎鸣
版别: 影写版
背胶: 有背胶
全套枚数(枚): 4
摄影者: 王建林
责任编辑: 史渊
防伪方式: 防伪纸张、防伪油墨、荧光喷码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邮票故事


    龟兹(qiūcí)在历史上曾是西域36国中之泱泱大国,也是佛教文化最早涉足地之一。由于丝绸之路的繁荣,以及龟兹在西域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所处的中心地位和强大,促进了龟兹佛教文化的兴盛,不仅拥有一批学贯东西的文化伟人、高僧大德,而且在建筑、绘画音乐舞蹈等各方面,都在融汇东西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龟兹风。龟兹文化是我国古代汉唐文化、西域文化与古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融合,并结合龟兹人文特点而孕育的,是有着鲜明民族特征、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文化特征主要是兼容并蓄的古佛教文化,可谓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晶。成为中华民族艺苑中的一枝奇葩、世界艺术殿堂中的瑰宝,对中原乃至东亚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龟兹石窟位于古龟兹国境内,地处以今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库车县为中心的一带,包括克孜尔、库木吐拉、森木塞姆、克孜尕哈、玛扎伯哈和托乎拉克埃肯6处主要石窟。据考,龟兹石窟约始建于公元3世纪末,止于12世纪,经历了近十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至今尚存洞窟600多个,保存壁画近1万平米。其中克孜尔石窟被视为“群芳之冠”,它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乡境内,坐落在悬崖峭壁之上,绵延数公里,是我国开凿年代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它是龟兹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其早期洞窟的开凿年代至少要比敦煌莫高窟早二百多年。著名的38号洞窟在国际上被称为音乐窟17号洞窟是佛本生和因缘菱格故事画的典型代表。库木吐喇石窟保存有大量汉风洞窟,是佛教文化交汇积淀的成果,在世界佛教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龟兹石窟内壁画题材丰富,不仅有表现佛教的“本生故事”、“佛教故事”、“因缘故事”等,还有大量表现世俗生活情景的壁画。其表现形式也具有鲜明的龟兹地方特色,构图大多是将一 个个佛教故事绘在以山峦围成的菱形格内,一个故事多以一个或两个典型画面来表现。这种菱格构图既有佛教教义的象征性,又有画面布局的合理性。菱格画的独创 性、多样性及其构图布局的繁密和一体性,成为佛教艺术的突出成就之一。铁线描和凹凸晕染等技法的运用也是龟兹石窟艺术模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而,使龟兹石窟壁画成为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奇葩。现存的龟兹石窟分布地域广,洞窟形制类型完备,壁画题材内容丰富,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我们研究古代西域佛教以及佛教美术举足轻重。

    在2008年7月6号在全国公开发行的《龟兹石窟壁画》特种邮票,每枚面值1.2元,共四枚,分别是“佛教的故事”、“伎乐飞天”,“天相图”、“供养人”,代表了龟兹石窟艺术的精髓。阿克苏地区邮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姚新根说:“在奥运会之前,我们的邮票在全国,乃至于世界上发行,更能提高龟兹文化艺术的价值和知名度。”目前我国已发行的新疆题材邮票共有三套,分别是“库车克孜尔尕哈峰燧”、“天山天池”和“喀纳斯风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