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3 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五十周年(J)

参考价:¥3.00/套

设计者: 李晨
类别: 新中国邮票 |编年邮票 |人物与群体
邮票名称: 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五十周年(J)
发行日期: 2013-03-05
图序 面值 图案名称 发行量(万枚)
(4-1)J 80分 向雷锋同志学习 1365.11
(4-2)J 1.20元 学习钻研 1356.71
(4-3)J 1.20元 爱岗敬业 1356.71
(4-4)J 1.20元 助人为乐 1349.99
邮票规格: 33mm×44mm
整张枚数: 12(4×3)
齿孔度数: P13.5
设计者: 李晨
版式一规格: 165mm×188mm
版式二枚数: 8枚(2套邮票)
版式二规格: 206mm×130mm
发行量(万版): 240.00
版别: 胶雕套印
背胶: 有背胶
全套枚数(枚): 4
雕刻者: 刘益民、白金、赵川、马荣
责任编辑: 温文雅
防伪方式: 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印刷厂: 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本册

志编号: BPC-4
本册名称: 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五十周年纪念邮票本册
发行日期: 2013-03-05
版别: 胶雕套印
齿孔度数: P13.5
本册规格: 180mm×170mm
售价(元): 50
发行量(万册): 20.00
摄影者: 张峻、季增
邮票设计者: 李晨
邮票雕刻者: 刘益民、白金、赵川、马荣
邮票本册策划设计: 中国集邮总公司
发行: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总经销: 中国集邮总公司

邮票故事

    中国邮政定于2013年3月5日发行《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五十周年》纪念邮票,全套邮票四枚,以素描绘画形式展现雷锋当年的部分照片和事迹,票图名称分别为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钻研、爱岗敬业、助人为乐,邮票将采用胶雕套印,邮票设计者为曾设计2011-24《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2011-3《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三)》等邮票的设计师李晨。以下为设计师李晨接受《沈阳日报》采访内容

    雷锋,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在不同年代、不同社会背景下始终具有榜样意义的人物,更是一个因强大的感召力而成为中国符号的精神象征。50年前,整个中国掀起了一场向雷锋学习的全民热潮;50年后,雷锋精神并没有褪色,反而更加需要被每个人再三回顾、不断咀嚼。
    每年的早春,人们总会习惯性地忆起雷锋。那些与他有关的点滴小事也许已经在时间的流转中被渐渐淡忘了,但是,雷锋的形象和他所代表的人生态度却依然清晰地烙印在所有人的脑海中。雷锋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任何一个模范人物都难以企及的,他已经具有了深远的文化意涵。文化是一种习惯,是浸润世情与人心的一种积淀和信念。雷锋精神的传承实际上就是文化的传承,文化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内涵,雷锋精神同样也需要被赋予新的时代含义。
今天的中国步入了一个高速运转的时代,浮躁的生活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渐远、温情渐失。许多声音呼唤像雷锋一样的好人,但同时又有太多的人不愿做好人、不敢信好人,甚至嘲弄好人、怨恨好人。这种矛盾的大众心理恰恰反映出当下的文化贫瘠和精神缺失,它提醒我们应当把文化建构视为一项极其重要的事业来完成。
    文化的建构当然要与时代的发展相协调。定义今天这个时代的标签有很多,比如全球化、商业化、科技化、数码化、媒体化等等,身处其中的人们习惯了用键盘代替钢笔、用手机代替书信、用图像代替文字……用虚拟代替真实,用数字的计量代替情感的累积。那么,消除隔膜、融化戒备、重现温情的文化生态要如何建构呢?让作为一个符号的“雷锋”再次生动起来,让人们对好人的真实感再次涌动起来,让更多的暖意再次回到生活的每个细节中,这或许便是答案。
    李晨是鲁迅美术学院的教授,今年3月,他会因另外一个身份受到更多的关注。3月5日,中国邮政将正式发行《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五十周年》纪念邮票,邮票的设计者便是李晨。李晨的专业是插图绘画,尤其擅长画人物,此次的纪念邮票为一套4枚,他设计并手绘了四个不同的雷锋形象。由于适逢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五十周年,而该套邮票又是鲜见的手绘雕刻版,因此,目前已经引起众多集邮爱好者的浓厚兴趣。
    在此之前,李晨曾多次为中国邮政设计邮票,如《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中医药堂》纪念邮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三)》纪念邮票等。尽管经验丰富,但这一次的设计仍然带给他不小的压力。李晨表示,压力并不仅仅来自于设计和绘画的技巧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方寸之间重新诠释一个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精神塑造的道德人物,如何在固有的形象概念之上赋予他一些新鲜的元素。他说:“中国人对雷锋太熟悉了,邮票的设计不能远离大家对雷锋的印象,不能让人看了觉得这压根不是雷锋,但是,也不能一成不变、照搬传统。”
    为此,李晨翻阅了大量有关雷锋的图书资料,也整理和搜集了一批雷锋的照片,这个过程使他对雷锋的生平和故事有了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有趣的是,为了让雷锋的形象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种立体感,李晨找来一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活用品,包括军装、雨衣、帽子等等,然后让自己的学生穿戴上,犹如模特一般,他再加以观摩。为了使设计更具时代感,他还经常和学生交流,了解青年们心目中的雷锋是怎样的。“这50年来,雷锋构成了每一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我们对他的认识和理解有许多相似之处,那些是不会改变的,是雷锋身上最核心的一些东西。但是,我相信,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在不同的社会风潮下,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发生了改变的时候,对于雷锋的诠释也会出现一些新的角度。”因此,李晨认为,要设计一套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五十周年的邮票,不仅要体现出历史感,还要具有时代感。
    作为一个巨大的道德标签,经历了50年岁月的沉淀,雷锋的历史感已经不需要任何多余的修饰。他的名字、他的形象、他的事迹,就连他的笑容,都是那么坚实而厚重。相比之下,雷锋的时代感更难把握,也更难描述。李晨在设计纪念邮票的过程中,对雷锋以及雷锋精神产生了许多思考,尤其是在与学生们交流后,他更加觉得,当代的文化工作者有责任认真研究如何使雷锋的形象更加生动,如何使雷锋精神更具时代意义,如何使雷锋精神真正被“80后”、“90后”乃至更年轻的一代所理解和接受,从而成为他们的精神血液,影响他们的人生态度和成长道路。
    雷锋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除了教科书和一般的宣传形式,他的文化影响力还可以透过更感性、更生动的方式被发散出去
    李晨的思考并不是单一现象。近年来,由于道德失范的事件频发,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不信任感不断扩散,呼唤传统道德回归、呼唤守望相助、呼唤平凡的爱与温暖的声音便日益强大。不仅文化界,也包括媒体,甚至是普通民众,都从不同的角度出谋献策,期盼“价值”和“秩序”的坚守,期盼真善美成为每个人的信念和追求。而雷锋恰恰凝聚着这些期待,像雷锋一样的“好人”也恰恰是人们渴望见到的,然而,要使雷锋式的言行和品质真正渗透到社会的每个细节当中,成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今天,我们渴望出现一种力量,它能够感染整个社会,感染每一个人,使我们都向往美好。雷锋的身上就承载着这种力量,他是中国最有价值的道德‘品牌’。” 李晨认为,雷锋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是无法估量的,“有许多可以为今所用,问题是,要怎么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和意义。也就是说,我们要思考,在今天的时空下,如何诠释雷锋,如何把雷锋精神‘当代化’。”
    李晨是一位艺术家,他对雷锋的观察是从文化的视角出发的,甚至带着一些浪漫的艺术情怀。他说:“雷锋的身上有许多远去的符号式的印迹,例如,他的军装、帽子、日记本,还有钢枪。这些老物件看起来好像是过时了,但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它们其实为雷锋平添了许多新的魅力。看雷锋的照片能让人生发出浓浓的怀旧的思绪,激发了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好奇心或者情怀。同时,他的脸上洋溢的神采又让人感受到一股青春的魅力。怀旧和青春正是时下最时尚、最受年轻人追捧的潮流元素,从雷锋的身上都可以找到。所以,我发现最近几年有很多青少年开始用一种崭新的眼光去看待雷锋,对他有一种类似于‘偶像’的喜爱。”李晨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它提醒我们,雷锋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并且,除了教科书和一般的宣传形式,他的文化影响力还可以透过更感性、更生动的方式被发散出去。”
    大概是常常画人物的缘故,李晨还从形象的角度分析了雷锋长存民众心中的原因。“我们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了许多道德模范人物,但只有雷锋无论是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能发挥出巨大的影响力。从形象来看,雷锋长了一张让人愿意亲近的脸,他个子不高,脸胖嘟嘟的,总是挂着笑容,充满了阳光,我的学生用‘萌’ 来形容他。‘萌’是现在很流行的一个网络热词,用来称赞样貌可爱、讨人喜欢的人。我觉得雷锋确实有一张讨人喜欢的可爱的脸,这是他的魅力之一。同时也是我们在发掘他的文化价值的时候需要借助的重要元素。”李晨认为,不要忽视年轻人对雷锋的“另类”解读,不管是“怀旧热”还是“萌”等热词,当它们出现在关于雷锋的描述中时,其实体现出了当下的文化心理与雷锋精神的碰撞和融合。
    雷锋精神的文化价值将对整个社会发挥出更大的浸润与教化作用。而以文化符号形象出现的雷锋,也必然会更为当下的大众心理所接受
    有的人说现在学雷锋有些不切实际,也有的人说雷锋精神只是理想化的存在,还有人认为雷锋的事迹中很多已经不适合今天的社会环境,做了只会被当成“傻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看法都不无道理,雷锋的确是生活在50年前的时空下,他所做的好事也是与50年前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不过,这些看法同时也错误地把雷锋单一化、模式化了,事实上,雷锋精神之所以珍贵,在于具有一种丰富的、宏观的意义,而并非具体而微地局限于某些行为之上。人们之所以会产生类似的想法,正是因为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或者说雷锋精神的文化意涵仍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
    雷锋不是某一个时代的符号,对雷锋精神的理解,要从道德的层面和文化的层面出发。当人们对雷锋的形象、事迹已经有了十分深刻的记忆之后,今天的社会更需要一个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雷锋。雷锋精神的文化价值将对整个社会发挥出更大的浸润与教化作用。而以文化符号形象出现的雷锋,也必然会更为当下的大众心理所接受。
    每年的3月5日都会掀起纪念雷锋的高潮,不过,学习雷锋并不仅仅是一日之事,让雷锋精神深入社会也不可能凭一日之功。如何让学习雷锋日常化,是近年来引发颇多讨论的一个话题。李晨认为,要做到学习雷锋日常化,首先要使雷锋的形象更亲切、更生动,尤其是要让青年们愿意认识雷锋、了解雷锋,进而以雷锋为效仿的对象。的确,“80后”、“90后”已经逐渐成长为社会的文化主体,他们是在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青年,对道德准则、人际关系、价值理念的理解与上几代人完全不同,而他们的心理塑造将会对未来中国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因此,要弘扬雷锋精神,要号召向雷锋学习,就应当寻找一个有效途径,使雷锋能够与当代青年人的文化心理相沟通,从而真正对他们产生影响。

    李晨说:“我们纪念雷锋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作报告、开研讨会、道德实践,或者通过拍摄影视作品来宣传雷锋。这些方式都是很必要的,也能够产生很好的效果。不过,我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还应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多、更新、更活的传播雷锋精神的方式。”他建议,多让青少年参与交流雷锋思想的研讨活动,多让青少年表达对雷锋的认识和理解,“我出生于1963年,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同龄人,雷锋对于我们那代人来说,就像是一个梦,很神圣,也很遥远。现在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孩子大概不会有我这样的感受,他们眼中的雷锋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他们觉得雷锋最吸引他们的是什么呢?好像很少有人认真去观察和研究这些问题。我认为,了解他们的想法,对雷锋精神的传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还提出,应该进一步开发雷锋的文化衍生品,“有关雷锋的影视作品和动画作品拍了一些,但是,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创意都需要继续加强,可以做得更好、更生动、更适合当下的大众文化心理。在不扭曲、不篡改雷锋形象和雷锋精神的基础上,还可以设计推出雷锋式的玩偶、雷锋式的服装等等。作为一个文化符号,雷锋真的可以更生动一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