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36 邮政储金图邮票

设计者: ——
类别: 民国邮票 |普通邮票 |
邮票名称: 邮政储金图邮票
发行日期: 1944-10-05
图序 面值 图案名称 发行量(万枚)
390.00 邮政储金图邮票 300.00
390.00 邮政储金图邮票 300.00
390.00 邮政储金图邮票 300.00
390.00 邮政储金图邮票 300.00
邮票规格:
整张规格: 18×22
整张枚数: 100(10x10)
齿孔度数: P12.5-13
版别: 雕刻版
背胶: 有背胶
全套枚数(枚): 4
原作者:
摄影者: ——
雕刻者: ——
印刷厂: (1)~(3)重庆中央信托局印制处,(4)中央印制厂重庆厂

邮票故事



  1944.10.5~1945(民国33年~34年),雕刻版,18*22mm,P12.5~P13,道林纸,招贴纸,无背胶,200(20*10),[Pr]中央信托局印制处。


  由于币值变动,需要高额邮票,于是以邮政储金业务为图案,印发邮票。图之中央绘邮局营业处柜台,门上小圆框内有1「储」字,右上角大圆框内绘投钱入扑满图,象征储蓄,顶端小圆框内绘邮徽。


  所用纸张有厚薄2种,薄纸称招贴纸,仅有40元、50元、100元三种面值。厚纸为道林纸,4种面值均全。


  我国邮政开办储金业务是在1919年,当时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中华邮政即以6号楷体红色竖排铅字“限储金专用”机盖于北平一初版5分、1角二种邮票上直行而成,这就是中国第一套邮政储金专用“邮票”。至1926年全国邮局有河南、江苏、山东、吉林、黑龙江、山西、天津浙江、福建、直隶(河北)、甘肃、广东、北京、上海等14省市.为了区别省别起见,该票上除盖“限储金专用”直行字加盖外,均加盖某一邮区之省、市名戳记。如上海邮局发焦的,盖“上海”戳;河南省邮局出售的盖“河南'戳记;末经盖戳者,均属漏盖.


  说起“储金邮票"来,其实就是”邮政储金邮票"的简称。为什么要发行这套储金邮票,经查资料才获悉:这是当时为了方便老百姓也来参加储蓄,而发行的一种"邮政储金邮票"。由于它的面值很低,储户都可以零星来购存。因当时是在许多城市开办这各"邮票储金"业务,为了区别起见,所以大多是由当地邮汇局在票上加盖地名,如北京、上海等。那时我国发行的储金邮票,主要集中在中华邮政时期,先后共有18套,其中总局加盖有2套,专印有3套,地方加盖有13套。另外各地邮储单位还准备了一种带格储金箱,免费发送给每一个储户。储户购到储金邮票后,就可以将该票贴在格子中,等到集有成数,如满1-5元,即可持这种贴票簿到邮局办理存簿储金或换用储蓄券。这种举措,适合市民中的小数储户。同时符合我国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节俭美德。朋友们可千万莫要这区区小数,如全国汇总起来那可就就是了不起的大数。关于用什么票?这也需要我们和朋友们介绍一下的:1919年开办邮储时,由邮政储金汇业承办。同时发行邮票一套,计2枚,充分利用1914-1919年北京老版帆船图5分和1角的面值,在票上直行加盖“限储金专用”字样的。因广东省流通的是银毫(每一银元折合12银毫),除加盖广东地名外,还增印“银毫”字样。1933年又利用伦敦单圈5分票和北京烈士像1角票加盖,加盖方式与帆船票完全相同,但“限储金专用”改为横排。色设计到了1942年9月(一说10月10日)中华邮政乃正式印制储金邮票一枚,面值1元,绿色,图案为孙中山像,由大东当局承印。同年还发行中信版林森像储金邮票4枚,计红色5角、绿色1元、蓝色2元、棕紫色5元。1943年又发行一种古泉图储金邮票,全套6故,计灰色5角、绿色1元、棕紫2元、红色5元、蓝色10元、桔黄色20元,亦中央信托局印制。这三套专印的邮票上印有“节建储金”或“节约建国储金邮票”字样。除了总局统一加盖的“限储金专用”和专印者外,从1942年起,很多地方也自行加盖储金邮票,根据过去的记录有:安徽加盖5种、浙江3种、西川1种、东川2种、福建5种、湖南8种、湖北6种、甘肃10种、江西5种、广西6种、广东3种、贵州2种、新疆9种,合计65枚。储金邮票除由储户自觉购集参储外,在当时还出现了硬性推销现象,因节约建国已成为政治任务,有强迫储蓄之意。各地储金邮票于1945年6月,三年期满,停止售用。储金邮票套数虽然不算太多,但收集起来也会令人兴趣盎然。比如总局加盖的“限储金专用”虽只4枚,但各省市加盖了地名,扩大了品种。三套专印票有些面值还有无齿、点线齿之分,另外在该票齿孔度数、纸质等方面也多有变化。地方加盖的从加盖方法、加盖字样或改值,以及齿度、纸质等那更是五花八门....


  由于邮政储金与邮政汇兑都是金融业务,所以储金邮票与汇兑邮票(印纸)一样,都同样将此票不列入邮票家庭之中,故公私邮票目录多不收载,形成资料上的空白储金邮票虽不被承认是邮票,值得深思的是各种加盖的载体都是正式邮票,专印的也印出“邮票”字样。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有不少老百性认为邮局出售的票证,均可以贴用,故有一段时间贴储金邮票寄信者甚多,甚至还有贴挂号信的,后来邮总发出通知,限定日期,如过了期限仍有贴用者按欠资处理。储金邮票在当时是可以随便购买的,可惜注意收集的人并不多,估计可能是认为它不是邮票而未予重视。如果目前有人用储金邮票组一部邮集,其地位和价值决不会亚于税票类邮集。储金邮票虽无通信功能(其实有邮票也无通令功能,如邮票,各种保险邮票,代收货价邮票等,但至少是姓“邮”。中国储金邮票的加盖载体都是正式邮票,专印的又印出“邮票”字样,评语:“不似邮票,胜似邮票”。


  民国时期除了中华邮政总局统一加盖的“限储金专用”和专印储金邮票外,1942年起,很多地方也自行加盖储金邮票,于1945年停止售用。民国邮政储金邮票套数不多,但收集起来还是很有趣味的。目前,首套二枚邮票市场参考价约15元,各枚全品价格在2-3元左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