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来邮网:吴老师,您好,欢迎您做客邮来邮网设计师栏目访谈!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或是教育者,是什么机遇让您加入到邮票设计这一领域的呢?
吴冠英:我自己的专业并不是邮票设计,也不是纯粹做平面设计的,而是跟动画形象有关的。我最早的专业方向是书籍设计,但我更喜欢画插画,插图连环画。在80年代主要是画连环画。 邮票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和插图有关系。比如:“蛇”、“兔”,甚至是我今年做的“刘三姐”。这类题材有点像命题作文,刘三姐是民间传说,里面有很多典故,所以要在邮票上把几个故事表现出来,把故事内容组织成一个画面,但这个故事内容一定要适合方寸大小的邮票。这个我把它理解成插图的一种,只是它的面积和出来后最后的成品不像书那么大,更不会像广告那么大,就是小中见大的一个设计。所以我从原来那么大面积的设计板块到缩短到这么小,困难是一定会有的。比如说邮票的设计要求画面简洁,但同时又要有内容。
生肖票和刘三姐这种故事性很强的邮票又不一样,它是用单一形象去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题。它的要求其实更高,因为它的表现元素就那么一个图形,但要表现的却是相对丰富的内容,但又不能堆砌的东西太多,会变得元素不清晰,又不能过于简单。我在参与设计生肖邮票的时候,编辑在和我讲,邮票这么小,里面的很多元素是可以拿掉的,我觉得其实也不能完全这么讲,很多集邮爱好者他是拿放大镜去看邮票的,所以里面必须有内容、丰富的细节。这也是和画插画不同的地方。
邮来邮网:到目前为止,您已成功设计过两套生肖邮票,您觉得在设计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吴冠英:难点就在于设计过程中发挥是有限制的,首先是邮票这么小、又是命题性的东西,所以就不能无限的去想像,画牛就是牛,画兔就是兔!所有生肖题材的创作是有一定限定性的。比方说我们做图章,都是在方寸大的地方去经营的,和邮票很相像,创作的所有图像都要结合在方寸里面,所以说这个难度比较大。
另外一点 ,生肖票毕竟是新一年的第一枚邮票,大家期望比较高,整体来说在每年的邮票里面生肖邮票是关注度最高的。因为第一枚发行的邮票也是和所有人都有关系的邮票。生肖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会关注一下自己的生肖。生肖邮票也是反映中国文化的一个浓缩的点。设计上的要求既要画面简洁又要内容丰富,所以说难度是有的。
邮来邮网:明年1月份您的生肖蛇票就要跟大家见面了,能跟我们聊聊这套票吗?
吴冠英:其实每年生肖票的设计要求都差不多。相同的地方在于就是要喜庆。象征吉祥如意,寓意开年红,对新的一年一种期望的感觉等等这些元素,都是在设计生肖邮票时要用到的。
不同的地方在于每年的生肖是不一样的。今年是蛇,去年是龙,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形象。另外在设计上又要求必须符合第三轮生肖邮票的整体风格,所以一开始在设计蛇年邮票时我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思维去做的,至于如何去表达它的意图是需要动些脑的。在最初设计蛇票时,我做了4个设计方案,最后选定的是红色的这个赤蛇方案。我了解过有关赤蛇的历史说法,说赤蛇是大吉。
中国人对于生肖文化的理解其实是把动物作为一种象征。我看过别的国家很早就公布的生肖蛇邮票的设计方案,很多国家把眼镜蛇啊这种看似很凶的动物就直接放在邮票上面了。所以当初我的想法就是中国的生肖蛇一定得给人祥和、富贵的感觉,我也是按照这个思路来设计的。
在中国很多传统吉祥图案里会把很美好的理想主义的东西放在喜欢的动物身上。比方说红色的牛,中国人就会把大花放在牛的身上,象征着美好。我在设计的时候就把具有代表性的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梅花放在了蛇的身上,构成了春夏秋冬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这样一种想法。
吴冠英在创作
邮来邮网:在您看来从事邮票设计和动画设计有哪些共通点呢?您是否把动画动漫等设计元素融入到邮票设计中呢?
吴冠英:我觉得艺术都是相通的,没有很多的矛盾。相同的地方就是表现的都是美好的东西。生肖邮票要表现的是人类的希望与美好,看着邮票能给人一种兴奋、自然、祥和、富贵的感觉。动画也是一样,就像我们看迪士尼乐园,通常会觉得进去之后就像是到了梦幻世界一样,充满了幻想。这也是邮票设计和动画设计相通的地方。
我希望用一种正能量的东西给所有喜欢生肖的人一种开门红的感觉。
邮来邮网:除了邮票设计之外,您还参与过奥运会福娃的设计,设计过程中您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吴冠英:邮票设计者和邮票的真正使用者想法还是有差异的,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找到这样一个平衡点。一个好的设计师是有他独特个性的,这样一来,设计师的想法和邮票使用者的想法就会有差别,所以有些时候就需要设计师妥协,尽量做到让设计师的想法能被邮票使用者所接受。
邮来邮网:动画是需要用电脑来完成设计的,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电脑设计的?手绘和电脑设计,您更喜欢哪一种表现方式呢?
吴冠英:电脑对我来说就是工具,现在动画制作也离不开电脑,即使是做二维动画也是要用电脑来制作的,完成中后期的扫描之类的。我前期制作还是用手绘的。做造型我用纸、笔画的比较多。即使是做邮票我也是先用画的,然后在用电脑做一些后期的效果和色彩的处理。手绘和电脑制作这两种表现方式不能说是更喜欢哪一种,我都会兼顾。毕竟设计最终出来的还是电子版,然后才能去印刷,所以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即使是手绘的原稿,最后要印刷的话也是要通过电脑来处理、制版。所以我觉得这两者没有矛盾,用好工具就好了。
吴冠英老师与邮来邮网工作人员合影
邮来邮网:动画动漫似乎在大家眼中都是孩子们的喜爱,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了这个专业的?
吴冠英:我觉得挺快乐的,因为现在画的都是比较好玩的东西,心情也会比较好,应该是比较有意思、快乐的事业吧。
邮来邮网:多年来你参与设计了很多著名动画片的动漫形象,您在动漫领域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您在专业上还有更高的目标要求吗?
吴冠英:不光是我们就作为设计师来说,或者跟我们的学生来讲要求都是一样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有传统文化的元素在里面,但又不是把传统文化照搬过来。中国的设计一定要有我们自己传统文化的东西,就像我们动画领域里的“中国学派”,“中国学派”就是指我们这些老前辈做出来的东西形成了我们中国独特的风格。可是又有一些年轻人受日韩文化的影响,做出来的东西或多或少带有日本、韩国、美国这样的风格,对我们自己的品牌或者是产业会形成不太好的影响。对一个设计师而言,设计上如果没有自己的风格的话也很难在世界上立足!
邮来邮网: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您觉得中国的艺术教育达到了什么高度?和其他国家的艺术教育相比是否还存在差距?
吴冠英:中国的艺术教育和其他国家相比其实差距还是很大的。
在中国艺术教育大多是在大学或者中等院校时才去解决艺术教育的问题,而国外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艺术教育了,并且也是作为必修课程来安排的。国外的艺术教育形成了一个从小学到中学、大学非常好的一个渐进过程。对这些孩子而言,即使将来他们不做和艺术有关的设计工作,他们的审美也是不低的。美术教育、音乐教育、文学教育等等贯穿了整个教育体系的脉络,所以学艺术的人整体审美是比较高的。在中国读大学之前都没有全面的艺术教育,这也是中国和国外相比区别最大的地方。所以等你到大学再去解决艺术教育问题的时候,以前很多积累下来的东西都需要重新去学习。
邮来邮网:作为教育者,对于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缺失这个问题您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有效的解决方法吗?
吴冠英:我觉得就是从小做起吧。通过一些动漫作品把传统的东西融合进去,让青少年感觉到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东西。传统也好,历史也好,都有非常经典的艺术在里边。现在年轻人更多的去关注发达国家的东西,我们中国传统的东西就被忽略了,在我们的教育里面可能缺失有关传统文化的介绍。就像邓小平讲的足球要从娃娃开始抓起,艺术也是要从娃娃开始抓起!
邮来邮网:作为邮票设计师有什么话或者寄语要对广大邮迷朋友说的吗?
吴冠英:其实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邮票设计师,有点票友的感觉吧。邮票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它的发行量很大,尤其像生肖邮票发行一亿多枚,还是很有价值的,是值得去做的一件事。我希望通过小小的一枚邮票,带给所有属蛇的朋友,或者喜欢生肖邮票的朋友,一种快乐的心情和幸福的生活。
邮来邮网:最后请您为即将面世的2013生肖蛇邮票取个名字吧,就像您设计过的吉祥物一样,让人感觉更亲切!
吴冠英:这个应该交给邮迷朋友来起吧,这样可能会更好。让喜欢蛇年邮票的邮迷朋友去想他自己喜欢的名字,可能更贴切一些。
133****9951 2018-02-09 14:42
艺术
133****9951 2018-02-09 14:40
文章太长
133****4752 2018-02-08 23:07
阿萨德